海水冲刷,我自岿然不动,当潮水逐渐退去,显露的才是真我本色。每个人的心均是片汪洋大海,做鱼还是做礁石是处世哲学的选择,而勿庸置疑的是,礁石比鱼更长久。
其实大海给予我们的远不止文艺哲学,或者说文艺哲学中包含的远不止大海。但面对大海,马尔克斯的冷峻、富恩特斯的磅礴、鲁尔弗的神秘、柯塔萨尔的细腻,都一一浮现,我们可以听见来自先人们的呼唤,以及内心真我的自白。
“面对大海”可以写实,写大海的碧波万顷、海天一色,写自己在海上的经历和感受。但若采用虚写的联想,更能使文章富有新意。本文正是采用此法,由大海想到了道家在这里“论剑”,中国古典文字之星在这里“试锋”,国际文艺大师在这里“竞技”。作者引领我们,由文学而艺术而哲学而人性,处处都不离大海。
例文2
葛朗台在天使的引领之下,来到了上帝的面前,接受最后的审判:是上天堂,还是下地狱。
一到上帝的眼前,葛朗台老头就迫不及待地跪下,双手合掌,央求上帝:“仁慈的主啊,可怜可怜我这个老头子吧,请让我到天堂吧。我是那么地信仰您,尊敬您,也无时无刻不憧憬去天……”
“你带来了什么?”上帝显然有些不耐烦了。
葛朗台一惊:没想到上帝这儿也兴这个!他慌忙掏出一把金银珠宝,自己还留了几个在衣袋里,捧到上帝面前:“您收下,这是我小小心意,请您把我派到天堂吧,我是那么……”
正说着,只见上帝衣袖一挥,眼前的珠宝全化为云烟飘散,葛朗台傻眼了。
“你还有什么?”上帝又问。
“我……我还有钱。”葛朗台慌忙又摸,这下他真傻了,衣袋里什么也没有了。
“钱财为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你带来的只是过眼云烟,你没有一点实际的东西吗?”上帝准备拿出地狱通行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