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阅卷人谈作文的限制与自由
[标签: ]
有命题,就有限制;抒真情,便应放飞心灵;是写作,总是借助表达技巧。考试作文有什么限制?考生享受怎样的自由?如何使二者有机统一?
选拔性考试有它许多的游戏规则,作文既然身在其中,当然要受到一些限制。这,是所有考生必须面对的现实。
考纲有要求考纲对作文的要求主要体现在“符合”、“健康”、“充实”、“通顺”、“完整”、“规范”几个词上。“符合题意”是最基本的,因为考试要消除宿构、套作、抄袭等不公正现象;“思想健康”是传播文明的前提;“内容充实”是表情达意的需要;“语言通顺”方能证明熟练运用母语;“书写规范”才能让人阅读。
命题有限制材料也好话题也好,命题也好半命题也好,文字也好图形也好,都是限制。除此之外,提出的要求、注意事项也是限制。如2002年话题材料之后的要求文字中说:“也许不是人人都会碰上这种生死的抉择,但是每个人却常常遇到、见到、听到一些触动心灵需要作出选择的事情。那时,我们大家是怎样选择的呢?又应该如何选择呢?”这里的两个问号既给了我们范围的限制,也指明了选材的思路。
评分有细则比如分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给分,篇幅要达到量的规定,没有标题要扣分,不要写到作文格之外,不在文中出现自己的姓名、校名等等。
当然,规矩也不是一成不变[注: 成:制定,形成。一经形成,不再改变。]的。现在的作文环境正在悄悄地发生一些变化。作文题是语文命题人“最动心思的”题。这个心思动在何处?一是有创新。分析这么多年来的语文试题,基础部分没什么大的变化,今年沿袭上年是正常的。惟有作文题变化最大,从变的角度看,可以说作文题一年一个样
作文专题
相关作文
服务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