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形成文言的语感,不是知道一点儿文言语法、词语就能写出文言文的。现有的课程设置、当前的就业热点和社会氛围,以及学习文言文的难度,决定了文言作文“热”―――如果真有这种“热”的话―――将是非常有限的。
文言作文确实是高考作文中的稀有品,但绝对不会因其“稀有”而硬要给它们打高分,说句玩笑话,便韩愈、柳宗元再世,其作文也未必能得满分、高分,因为如前所说,评分的标准是多方面的,我们培养学生的总目标不是面向过去,面向古代,而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们应该站稳脚跟,不要对文言作文盲目追捧和仿效。
阅卷组成员说,内容永远要高于形式
周宏(2003年高考语文上海卷阅卷小组成员):对于高考作文的评判标准,我们主要看学生写作的思想性,有否创新等等,对于用的是何种文体,并不能左右我们的最后评分,这其实可以从今年上海卷中有一同学在作文时采用大量文言句,但并未获高分可窥一斑。对于文言文写作的评判标准,我们是建筑在两个基础上的:一是文章反映出的学生的文言文功底如何;二是用现代文议论文标准来衡量,文章实质内容如何。如今年北京卷《转折》和甘肃省的《吊赋屈原》这两篇文言文作文,我看后认为,无论从文言文写作还是文章的思想性角度来看,都可以说是佳作,获得满分也是理所当然的。对于文言文功底并不扎实的学生来说,涉足进去只会令自己徒增失分。
中学校长说,作文勿走“复古”路
柳泽泉(光明中学校长,语文特级教师):其实在1999年,我校的一位叫陈成的学生,在写高考作文《回声的启示》时,在文中采用了大量的文言文,并取得了满分的好成绩。但是从我个人角度来看,是不提倡同学们在写作文时完全采用文言文。
我们一直要求使用现代规范汉语进行交流,这主要就是指在日常的语言交流,以及书面写作等方面的使用。我们在课堂上学习文言文,但平时无论是交谈还是写作用的均是白话文,因此在高考作文上我们也提倡用白话文写作。去年《赤兔之死》一文被打满分,我认为起了误导作用。其实我们学好文言文,主要是为了了解我国古代文学遗产,并从中吸取文言文精华,与现代汉语有机地交融在一起,而不是去学习文言文的写作形式。因此,我不赞同高考作文走“复古”路线。
特级教师说,宽容文言作文
黄玉峰(复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我认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