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记着约定,抱着桥柱,最后含着希望与坚定葬身于无情潮水。于是有诗人世代吟诵:“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东晋时石崇有歌妓名绿珠,美艳善吹笛。一次宴会上位高权重的客人看中了她,强索之。石崇固不与,谓绿珠:“吾今若为汝而亡,将何如?”日:“妾当身殉,以报君德。”石崇果然因得罪权贵而死,当日,绿珠跳楼。多少年后,有一书中一女子吟道:“粉堕白花洲,香残燕子楼。”这燕子楼,即美丽的绿珠殉身之处。而书中这位女子,也因“木石前盟”未能实现而死――她就是黛玉。
前不久在《读者》中看到一段言论:一个大学生向女友承认爱她一辈子,“若我有任何对不起你的地方,我们的一切财产都归你,不信,我们现在就去公证。”他们真的去了。
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行为方式?这就是现代人的“诚信”?我不怀疑这对恋人的承诺,我只是愕然、愀然、怅然。愕然于现代人的精明和怀疑,愀然于真爱竟要这样的保证,怅然于古中国“情比金坚”的情怀不再,我们永远失去了纯净的、不需公证的诚信。
诚信是什么?是人最基本的素质与道德要求,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得以维系的绳索,是我们正立于天地之间的脚下基石,是茫茫大荒漠中那“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啊!
今日中国,“市场经济”似乎成为诚信丧失的理由。然而,市场经济正是信用经济啊!正因为脱离政府硬性,自由竞争,自由流通就更需要诚信,企业如此,个人更是如此!老师教我说:“honest(诚实)使人有hounor(荣誉),因此两个是同源词。”智慧之光就这样造访我的心灵,幼小的我牢记:honest-hounor.于是当我读到一个中国人在俄罗斯接受别人一顶皮帽的帮助后却无耻地笑道:“还?傻冒!明天谁还来这儿还帽子啊!”我愤怒了。由于一个人丢失诚信使得十亿人蒙羞!中国人的荣誉……
能否用清纯的目光探视乾坤,使天地一新?
能否用美丽的双手整理行囊,不忘了“诚信”?
能否?能否常存抱柱信,永保纯洁心?
这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开篇破题,点明了中心论点,接着正面列举两个古代事例绿珠和黛玉,其次,联系现实中抛弃诚信的现象,从反面论证诚信的重要性并加以分析,最后,以反问作结,暗扣解决问题的办法,结束全文,再次强化了中心论点。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