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浪涛翻滚,他只落得“四顾胆落,坠桨失舵”。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深入学习就不能找到自己的不足,也就不能真正掌握一门知识。
相反,学习就能使人感到自己知识的不足,学得愈多,就愈感到不足。著名科学家芝诺曾经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来说明这个道理。他用一个圆的内部来表示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而用圆的外部表示未知的知识,他说一个人知识越多,这个圆就越大,这个圆的周长也就越大,与未知域的接触也越大。因此,他对他的学生说:“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不知道的东西比你们多些。”这位科学家正是始终不满足,不断地进取,才在科学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学然后知不足,首先必须学,而且要不断地学,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较多的知识,才能更感到自己的不足,也只有永不满足,才能促使自己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取。鲁迅先生说:“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列宁说:“最有害的,就是自以为我们总还懂得一点什么。”巴甫洛夫说:“你们在任何时候也不要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不管别人怎样器重你们,你们总要有勇气对自己说‘我没有知识。'”这些教诲,从不同的侧面告诉我们,要不断进取,永不满足。
朱熹有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如果把知识比作那渠中的清水,那么学习就是知识源泉的源头。只有永不满足地学习,才能使知识的源泉永不干涸,永远流出清澈的泉水,浇灌出智慧的花朵,结出丰收的硕果。
(本文作者田绪红,考入清华大学)
本文思路结构:
学然后知不足
引论 类比引论法 类比体 雄鹰搏击蓝天小溪奔入大海
本论 反面论证 反面提出论点 不学习也就不会感到不足
反面说理 比喻论证 井底之蛙
反面举例 江郎才尽楚人学舟
正面论证 正面提出论点 学然后知不足
正面举例 芝诺的言行
正面说理 鲁迅语列宁语巴甫洛夫语
结论 引用:朱熹诗比喻:只有永不满足地学习,才能使知识的源泉永不干涸
(四)横式描叙结构
磊山风姿
这是一座不大的山,海拔不足千米,方圆不过百里,故乡的人们叫她“磊山”。
磊山是我孩提时代的乐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