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言无欺,这儿子颇有点像《皇帝的新装》的孩子,“它也很可爱啊”亦不无真理。所以,我们为什么不可以与儿子站在同一立场上来欣赏乌鸦“见贤思齐”的动机和“拼命练习”的行动呢?答案是肯定的。我们不妨把儿子的话视为现代的、创新的、更为宽容的观点,把乌鸦当作悲剧英雄来尊重。高考语文作文题就是这样,有时让人抓耳挠腮,有时让人回味无穷,有时让人争论不休,然而,大多数时候,的确是“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它也很可爱”怎理解?部分考生被搞懵
高考语文作文分数高、弹性大,向来是大家关注的重点。今天上午语文考试结束后,记者随机采访了部分学生,发现他们对今年的高考作文存在截然相反的反映。
角度多,怎么写都可以
海师附中的陆同学高兴地告诉记者,材料作文的题目很活,有很多角度可以写。她是从材料中最后一句话“牧羊人的孩子说;‘它也很可爱’”引申的。“我觉得乌鸦做了别人不敢做也不敢想的事,尽管没有成功,依然值得鼓励。”她说。
而国兴中学的吴同学则从相反的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乌鸦因为不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才落得被捉的下场。“我作文的主题是,不要刻意模仿别人,要从自己实际出发,做自己。”他说。
“它也很可爱”弄昏了部分考生
尽管大部分学生认为作文题目活,可选角度多,不容易跑题,但还是有部分学生被材料的最后一句话“它也很可爱”弄昏了头。
提前交卷的海师附中张同学表示,光作文就写了1个多小时,字数是够了,但不知道材料的主题是什么。琼山中学的黄同学认为,材料前面还好理解,觉得乌鸦是不明智的,但被最后一句话“它也很可爱”搞懵了,到底是写乌鸦好呢,还是不好?他觉得把握不准。(记者周元 张苏民)
●附高考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