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也就是从自身利益出发,从自身的角度来认识和解决问题。
人的认识因人而异,客观上受当时社会条件制约,主观上与一个人的立场、人生观、知识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由感情亲疏来决定事物的认知其实质也是一种片面的唯心主义,没有客观地全面地来认知事物。
所以,只有端正自身的立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全面地认知才能摆脱“感情”的囚笼,实现理性的飞跃,才能真正“用双眼看世界”。
即时评说:用双眼看世界不仅是一种科学的认知方法,也是一种正确的处世原则。古有“包青天”刚正不阿一视同仁,今有众多的医务人员视人民的利益如自身利益,舍生忘死、夙兴夜寐地战斗在“抗非”一线。我们伟大的祖国在沉睡后振兴,用平等互利的原则对外开放,用非歧视原则与各国友好贸易,以无敌国外交享誉世界。
压轴发表:让我们用双眼看世界,冲破“感情”的桎梏,你会发现人生原来可以如此开阔美好,世界原来可以如此精彩美丽。
让我们用双眼看世界,打破“感情亲疏”的标准线,未来的星光大道,定将畅通无阻。
此文所以得高分在于:
①符合题意的“创新”,取胜。“创新”其实并不能,难就难在“符合题旨”的创新,否则,“文化大革命”不也要大树特树了吗?该考生比较机智,能扣住高考作文题旨创新,用前卫的网页设计来构思全文,一下子让阅卷者的眼球“固定”了。
②吻合题意,思想有深度。考生准确把握命题者的思想脉搏,把“情感”和“认知”的关系上升到认识论的高度,辨证地分析问题,使文章更有深度。
3.用诗文做中心句。观点+例文+分析+结论,也许是人们普遍乐于接受的一种行文方式,如果你把中心句用诗文来表述出来,更能让人的美的意蕴中接受你的观点。聪明的考生已经领悟到这一点,有位考生这样行文: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诗人把毫无思想感情的桃花看作“笑春风”而发出感慨,恐怕缘于“人面桃花相映红”。诗人对于桃花的认识,也出于爱屋及乌而有所专属。由此观之,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是不乏感情因素的。
犎死嗟母星榉岣唬或憎或爱,或欣喜或悲伤,有丝丝的愉悦,也有淡淡的忧伤。于是,伴随感情而获得的认识总会绚丽多彩,但这正是人类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