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看作文只挑错字还是不太可能,文采、思想始终是第一位的。”
记者从省教育考试院获悉,今年四川省的自主命题试题将完全遵循全国大纲原则,不会出台《补充说明》,这意味着今年四川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也将和全国大纲保持一致。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李诚近几年一直担当四川高考语文试题评卷组组长,他表示,之前四川高考语文作文评分一直遵照以往的全国大纲原则,即“错三字,扣一分”。对于今年作文评分新规,李诚不愿多谈,只表示,评卷组可能会出台更详细的评分细则,比如如何鉴定错别字等,“我们会综合考虑考生实际情况的”。
反对
“咬嚼派”不懂文学
魏明伦张贤亮韩寒均认为高考作文应该考的是文采
魏明伦:李白杜甫来考也不行
有“鬼才”之称的四川著名作家魏明伦戏谑这是考试中的“咬嚼派”。魏明伦说,文学界有一群人喜欢“咬文嚼字”,所以大家称他们为“咬嚼派”,想不到高考竟然也开始“咬嚼”起来。
魏明伦说,他写文章喜欢“细水长流”,慢慢思考。高考时间本来就紧,只适合考李白那样的“捷才”,而不适合考杜甫这样“思考型”的。现在又来这样的规定,“捷才”也患得患失困难起来了,不知道高考到底想选拔什么样的人才出来?
“一个字扣一分太苛刻了,罪不当罚。”魏明伦认为,好文章从来都是看立意、才气、思想,如果有篇质量上乘的作文就因为错了几个字,没有得满分,实在是一件很可惜的事。
张贤亮:制定规矩的人不懂文学
曾因写作《我的菩提树》名扬海内外的著名作家张贤亮直言:“我是完全通不过高考语文考试的。”张贤亮认为这种新规很可笑,完全不科学。“不知道教育部在想什么,这些制定规矩的人,完全不懂文学,幸亏我没有当评卷老师,否则我要愁死了。”
张贤亮说,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而学生们都是手写作文,草书、行书、楷书的字体各有不同,比如行书中一些字是会省略笔画的。“如果从小练习行书的考生在作文时写字不规范,又怎么评?”
张贤亮还强调了什么是好文章,“没有错别字的不一定是好文章,错别字很多但文采飞扬的仍然是好文章。”张贤亮认为,一个有成就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