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高考作文 >> 高考作文指导 >> 正文
怎样使高考话题作文“符合题意”
   [标签: ]

欺骗与掳掠——抹不掉的事实。

  喟叹中充满了屈辱与愤懑——了不断的情节。

  读完《道士塔》的那一刻,我的眼睛模糊了:为秋雨先生能把彼情彼景表达得如此精妙而感动,更为那原始的赤裸裸的掠夺而痛心不已。”

  接着是对余秋雨散文的评价:

  “先生之文,当今文坛美其名曰:文化散文,学者散文。

  初观其文:沧海日,赤城霞,峨嵋雪,巫山云,洞庭月,彭蠡烟,潇湘雨,武夷峰,庐山瀑,诸般宇宙奇观;左传文,子长史,贾生论,相如赋,薛涛笺,右军帜,摩诘画,少陵诗,几多古今绝艺。或秀丽多姿,或厚重丰满,或潇洒飘逸。

  再观其文:奔雷坠石之奇,鹏飞兽走之态,鸾舞虬惊之姿,绝峰颓岩之势。噫吁唏,妙哉,绝哉!”

  语言老到巧绝,概括深刻全面,其阅读之丰富,才识之高超,古文素养之厚实,可见一斑。然而这些内容与“心灵的选择”有什么关系呢?这位考生清楚,如果不进行及时的收拢,很可能被判“跑题”。因此,他在评述余秋雨散文之后,加进了独立成段的一句:

  “一次虔诚的心灵选择。”

  是这句话让人看到,余秋雨的路就是一种选择,余秋雨散文的学者化、文化性也是一种心灵的选择。这样,那些似乎没有涉及选择的材料顿时升华为选择的载体和结果,而与命题的内涵开始走向谐和一致。

  然后考生开始历数敦煌的古今沧桑,历数敦煌蒙受的苦难。然而这些内容,同样很难与“心灵选择”的话题挂钩,尤其与“虔诚的心灵选择”相去甚远。这位考生马上补上了面对敦煌文明与敦煌灾难自己的深切的感受:

  “看着您五颜六色的服饰和博大精深的文明内涵,如今,我拜倒在您的脚下,彻夜狂欢,以此自慰。

  看着您七零八落的躯体和屡遭荼毒的不幸遗留,如今,我跪倒在您的门外,长歌当哭,以此自励。”

  然后,推出全文精彩的结尾:

  “金戈作笔,岁月为墨。

  皈依考古,嫁给敦煌。

  我此生虔诚的心灵选择。”

  这种选择是真正来自心灵的,是虔诚的。这种选择,是余秋雨的选择,也是“我”的选择。这就是作者以“一腔拿云的壮志”为支点的一种“收拢”。于是,林林总总的材料就凭着作者不断指点而折射出与命题主旨相映生辉的熠熠光芒。这是一位聪明的考生。他的补救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页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