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高考作文 >> 高考作文指导 >> 正文
怎样使高考话题作文“符合题意”
   [标签: ]

如此。

  “以反附之”。高考作文命题限制立意的价值取向,已逐渐被证明是一种较大的缺憾,所谓正统的立意取向,框定了写作的主题,也束缚了考生的手脚。请看2002年台湾题:“我们身边有各种不同的‘镜子’。有人在时间的流转中,从‘它’照见了容颜的改变;有人在人生的戏局中,从‘它’观看出真正的自我;但也有人不愿或不能面对‘它’。试以‘对镜’为题,写一篇文章,文长不限。”此题关涉“个人人生”,是否比我们多一点雍容、宽宏、自如与深沉?欣喜的是,2003年的话题,已没有预约的主题,考生不必为迎合某种主题而忍痛放弃自己的独立思考,不同层次的考生能够根据他们对话题的把握,可以正写,可以反写,也可以辩证地写,表现自己的认知判断与价值判断。2004年湖北省的自主命题“买镜”,显然已受海风的浸染。文化、亲情、趣味、哲思必将更多地出现在作文中,立意的价值取向必然更为“包容”。仍以前面所举的《树叶与树根》为例,我们可以批评、责备树叶不该“一旦功成名就,就得意忘形”,我们也可以“反弹”成“有了成就,得意忘形不好,但兴奋一下,自豪一回还是可以的。”“兴奋”、“自豪”与“得意忘形”、“忘乎所以”是有质的区别的,但又能表达一点成功的喜悦,与传统的“越是成功,越要谦虚谨慎”的理念是不同的。

  当然,“反弹”的内容要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社会公德和众人共识,如果硬“弹”,那就不如不“弹”。如“诚信”话题,我们可以表达正面观点:“社会永远需要诚信”,也可以表达反面观点:“不诚不信不为过”。但反面立意是有条件的。不能为反求反,必须注意话题本身的合理性和辩证性。因为我们的目的是要“弹”出新意,不是要“弹”离谱。

  (3)凸现题意要亮眼。

  考场作文有其自身的独特性,试题有限制条件,阅卷有时间要求。这就要求考生,严格依题为文的同时,掌握一些点题的方法,“明明白白我的心”,要利用标题、开头、结尾、段首等这些关键处把体现题意的文句“亮出来”,让阅卷者能清楚看到。例如,2002年高考陕西一考生写的《心灵绝唱》开篇写道:

  天行健,宇宙的选择。博大有容,海洋的选择。那么什么是心灵的选择呢?大写的人必有伟大的精神:心灵的选择,择一颗博大的心,可受天下之善;择一颗赤诚的心,可结天下之友;择一颗专一的心,可治天下之学;择一颗宁静的心,可悟天下之理;择一颗恒久的心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页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