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章的立意,基本的道理是:思想健康,感情真实。传统的价值观要求我们写作时要多考虑国家、人民的利益及发展,要站在社会的思想政治规范的立场上去认识、分析材料,去组织、表现内容。例如,个人服从集体的价值观、道德文明的关怀、历史文化的传承等。当国人的主流意识与国际社会逐步缩小分歧,我们又逐步融入“全球化”的时空,当代中学生的新视野在写作中理应有所表现,象公民在保护自然时的使命意识、社会发展中的和谐关系,多元文化的审视角度与社会作用,等等问题,相对于传统价值观,这些认识上的更新,也就是写作立意的“刷新”。
【例题讲析】
某地统考时,语文卷上有这样一个命题:以“如果都这样”为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善于“咬”字眼的学生就不难发现,此题有两个要素:即“这样”究竟是什么?必须写清楚;“如果都”如此,将会有什么结果。全文的主旨由两个部分共同决定。至于能写出多少种思想主题,肯定是远近高低各不同了。
【例文】
如果都这样
一滴水能为江河注入多少活力?我不得而知。但我相信,无数滴水涌动的涟漪是可以激起千层浪的。一个人的力量有多大?比起浩瀚的银河当然微不足道。但要是一群人抑或是所有人的力量使向一处呢?其震慑力之大或许连核聚变都无法与之相较吧。
那天社团活动结束后,去食堂吃饭已经晚了。当我走近时,已经有很多人吃完朝外走来。正当我要跨进食堂门的时候,里面有三个高二的男生并排着想要出来。
由于是侧门,有点窄,男生又长得高大,每次只能容一个人通过。第一个男生抢在我之前走了出来,我想等他们都出来了再进去吧。于是侧身站在门边看着对面的树丛。
当我的余光感觉到没有人再出来的时候,我转身踏入门内,却发现门边还站着一个人。来不及多思考,我一边继续迈步,一边回头张望——果然是那三个男生中的一个。他等我走了一小段合适的距离之后,再大步流星地追上他的那两个朋友。我收回目光,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