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到。“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行动规则来打开这个绳结?”于是,他拔出剑来,一剑把绳结劈成两半,这个保留数百载的难解之结,就这样轻易地被解开了。
地震仪与惯性
(古人也懂得利用惯性)
记录地震波的仪器称为地震仪,它能客观而及时地将地面的震动记录下来。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一件悬挂的重物的惯性,地震发生时地面震动而它保持不动。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是我国东汉时代的着名科学家张衡发明的,它利用惯性原理,以摆和杠杆机械为主的结构模式,测定地震和方向,即候风地动仪。据史书《五行志》记载,公元92年以后,几乎连年发生地震,地震地区大至数十郡,地裂地陷,江河泛滥,房屋倒塌。张衡鉴于地震的频繁,创造了候风地动仪,以测定地震的方位。候风有候气的意思,古人以为地震是由地气所引起的,因而以此为名。地动仪由精铜铸成,外形像一个大酒壶,中间的圆径八尺,仪器内部中央立着一根铜质都柱,外部周围铸着八条龙,头向下,尾朝上,按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布列。龙头和内部信道中的发动机关相连,每个龙头嘴里衔有一粒小铜珠。地上对准龙嘴处,蹲着八个铜蟾蜍,昂着头,张着嘴。当某处发生了地震,都柱便倒向那一方,触动牙机,使发生地震方向的龙头张开嘴巴,吐出铜珠,落到铜蟾蜍嘴里,发出“当啷”声响,人们就知道哪个方向发生地震。仪器制成不久便测出顺帝永和三年二月初三在陇西发生的地震,可见仪器灵敏度相当高。近代的地震仪在公元1880年才制成,它的原理和张衡地动仪基本相似,利用惯性原理和弹性原理。
意林故事
习惯与自然
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段细细的链子,拴得住一头千斤重的大象,这不荒谬吗?可这荒谬的场景在印度和泰国随处可见。那些驯象人,在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将它绑在水泥柱或钢柱上,无论小象怎么挣扎都无法挣脱。小象渐渐地习惯了不挣扎,直到长成了大象,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时,也不挣扎。驯虎人本来也像驯象人一样成功,他让小虎从小吃素,直到小虎长大。老虎不知肉味,自然不会伤人。驯虎人的致命错误在于他摔了跤之后让老虎舔净他流在地上的血,老虎一舔不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