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总结
在审题时必须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1、读懂材料意思,从不同角度概括出你理解的材料所反映的不同的寓意。
2、对从材料中从不同角度概括的材料的寓意,逐一做出明确判断(对还是错;对,为什么?错,为什么?),联系现实,对照生活中的某些热点、焦点,选择最佳立意角度。所谓最佳立意角度,一是材料的本质寓意,一是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写好的角度。
3、升格自己所决定作为文章立意的角度,使它带有一种普遍意义(上升到生活之理的层面或哲学之理的层面),使你的文章能抒发出你个性的人生感悟与体验,或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对读者的人生(生活、学习、实践)产生有益的启示。4、联系现实,筛选写作素材,考虑结构与语言表达方式,展开作文。例如:一个赵国人牵了一匹马到集市上去卖,卖了三天,无人问津。他找到伯乐,要伯乐围着他的马转三圈,然后离开。离开时要三次回头看马。如果伯乐这样做,他付给伯乐一天的工钱。伯乐照着赵国人的话做了,马很快卖掉了,而且马价提高了十倍。
这则材料有以下几个角度:
赵国人:①自己卖马,三天无人问津;自己是普通人,人微言轻;做个平凡人好难(感想平凡)。②想了一个办法,很快卖掉,且马价倍增;请名人捧场;名人效应。③付给了伯乐一天的工钱;虽有付出,但很划算;付出与回报。
伯
乐:①获得了一天的报酬;付出时间,收获金钱;回报与付出。②伯乐是相马的专家;权威、人们愿意相信有名望的人;努力成为内行,权威与信任。③暗示人们马是千里马;发现千里马;人才与伯乐。
马:①是千里马;是人才;人才需要发现、提拔。②不是千里马;是庸才,南郭先生与齐宣王;不正当竞争,谁是罪魁祸首。③同样的一匹马,差异怎么这么大呢?马的感想;这个世界怎么了?
买马人:①上当;为什么会上当;迷信、盲从权威。②物有所值;一份价钱一份货;相信品牌,名牌战略。
这则材料的最佳角度:名人效应;人才与伯乐;迷信、盲从权威。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