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参加高考。”
记者问他想报考什么学校和专业。他说:“没想过报什么学校,等出成绩再看吧,我从小就很想学建筑,就是对这个感兴趣,我想不管什么学校,我都会选择建筑专业。”
专家点评
杨红缨:题目十分人性化
(著名童书作家,川籍)
我觉得这个题目十分好,首先从题材讲,题目十分开放,让考生可以自由发挥。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这个题目十分人性化,题目表面上没有提任何关于地震的事情,但实际上,今天全部都是灾区考生在高考,他们经历过这场灾难,他们的经历肯定与其他地区的考生不一样,他们内心会有很多话说。
题目表面简单,但我相信大部分考生还是会涉及地震和救灾的话题,因为他们经历过,此时写出的东西,不会虚假,完全是真情实感的流露。
所以说这个题目十分人性化,没有规定考生去回忆过去,甚至撕开你的伤疤,因为在这场灾难中,很多人不愿意再回忆这场噩梦,完全让考生自由发挥,应该会有不少好作文出现。
麦家:体现了对灾区考生的同情
(《解密》《暗算》的作者,川籍)
作文选择这样一种宽泛的话题,我觉得这体现了对灾区考生的一种同情和体谅。
这个题目没有限制大家,使任何人都有一个展示内心活动的机会。
我认为,题目虽然与地震没有表面上的联系,但90%的考生写的作文会和地震有关,毕竟亲身经历,所以会有感而发,才会有最想说的话。而在这90%的考生中,我认为还会有90%的考生写全国人民如何帮助和支援灾区,体现出一种“爱”的力量。
地震时,我正在体育馆内打球,我能体会到那种瞬间地动山摇的感觉,但地震过后,那种大爱无疆、全国一条心的感觉是更加让人回味的,相信这种爱的感觉也会在考生心中留下印记。(文/记者郝洪捷)
陈天敏:不以地震为题“套作”可能性降低
(新干线高考专家、北京市特级教师)
以“最想说的”这个为命题,对于每个考生都是公平的,有利于选拔,北京市特级教师陈天敏说。
陈老师说,以这个为命题,没有任何限制,学生的真实水平可以通过比立意、构思、材料选择、语言等来区分。
如果以地震材料为题,那对于许多考生是不公平的。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