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高考作文 >> 高考满分作文 >> 正文
2003河南优秀高考作文-陷阱
   [标签: ]

谨体现在细微之处。比如文章开篇便直写面对吕后邀请韩信的迟疑,使者看似简简单单的一句“萧丞相也将出席”,实在是文中至关重要的一笔,这句话既写出了吕后等人的奸诈,也巧妙地使文章过渡到韩信对往事尤其是对萧何与自己之间深厚情谊的追忆,也正是插叙的这段追忆最终打消了韩信的顾虑,使韩信走向未央宫,走向不归路。

  再说语言。说本文语言老到,一点都不过分。我们同样从细微的地方来分析。文中对“使者”的描写有三处:

  “使者垂手站立,静静地等候。”――使者在静观其变。

  “他抬头望了一眼那使者,恰好和那使者的目光交遇。使者并没有躲避,而是轻轻地说了句:‘萧丞相也将出席。’”――使者一直在观察韩信,“轻轻”说出的一句话,却有无限的分量,无限的奸诈。

  “使者露出了一个不易觉察的诡秘的笑。”――暗示结局。

  以上三处描写处处精妙,语言精练到位,推动了情节发展,又使文章结构严谨,真可谓滴水不漏。

  文中的那炷香,同样是神来之笔。我们似乎看到韩信在烟雾缭绕中的徘徊迟疑,也似乎领略到韩信的心中实际也烟雾缭绕,这一特写镜头的闪现又让我们感受到了时间流逝,气氛压抑,令人窒息。如果作者能在韩信上马车前后加入“烟消香尽”的描写,会更精彩,更严谨。

  文章结尾句含蓄蕴藉,回味无穷,不再赘述。

  以上文章由河南语文高考语文阅卷评价组成员、郑州一中语文教研组组长魏新磊推荐并点评

上一页  [1] [2] 


  • 下一个高考作文: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