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相互学习和相互合作而建立起共生的关系。以这种模式进行学习,主要采取的是“个别学习”、“小组学习”和“全体学习”的方式。
⒋指导组织的弹性化
综合性学习体现学生个性、个别发展的要求出发,强调复数以上教师之间的相互协作,从而分担不同的教学指导任务,为此人们提出了tt(合作教学)的指导体制。这样,可以满足学际学习特点需要,实现不同的学习组织形式,适应个别差异,扩大协力指导范围。
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和目标
开展综合性学习需具备三个基本理念:第一,综合教育思想。综合性学习在活动内容上是综合的,内容涉及到学生生活领域、自然领域和社会领域。综合性学习在培养目标上是综合的。它强调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整体发展。第二、实践教育思想。综合性学习是一种实践的、整体的、开放的教育活动,强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发展。第三、主体教育思想。综合性学习强调在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基础上,着力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综合性实践活动是一个开放的实践性课程,其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其总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信息活用能力。在基础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体目标有五个方面: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形成从自己的生活中主动的发现问题并独立的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
它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领域,并渗透信息技术教育。与其它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五大特性。
四、评述
追求课程向儿童的经验和生活回归、倡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当今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之一。在实践方面世界各国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在理论研究方面,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一般只限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