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当时于谦、王文、范广之死,都有张軏在背后出力,其纳贿乱政,仅次于石亨。
然而张玉世家,世代兴旺。英国公张玉为明朝最高世袭公爵,即使如刘瑾,魏忠贤当政,这一家也是稳稳当当,无人敢妄动:
第一代:张辅,永乐六年(1408)晋封英国公;
第二代:张懋,景泰元年(1450)袭封;
第三代:张仑,正德十年(1515)袭封(张懋之孙,张锐之子);
第四代:张溶,嘉靖十四年(1535)袭封;
第五代:张元功,万历十年(1582)袭封;
第六代:张元德,万历二十四年(1596)袭封(张溶子,元功弟);
第七代:张维贤,万历二十六年(1598)袭封;
第八代:张之极,崇祯三年(1630)至崇祯十年(1637)间袭封;
第九代:张世泽,崇祯十六年(1643)袭封,末代英国公,被李自成军所杀。
谢二妹所反抗的广东都指挥使应是第九代张世泽,至于广东布政使毛某,广东按察使李某,待考。那么敕封谢二妹为“英烈相女”的绝对不是明王朝或南明王朝,而应是李自成大顺王朝或张献忠大西王朝。
(四)
有史料可稽,清朝初年有广东长乐有客家人,慕西蜀之沃野千里,谋生迁徒而至,同时还从广东搬过来“三都司”神祗,令人费解。
今成都市新都区三河镇,有一个名叫“三都村”的村落,此地居民至今还说着一口流利的客家话,村民分属杨、李、张、赵等姓氏,且其祖先大多数来自于广东长乐县。追寻其村得名的缘由,大家众口一词。
说与祖先迁川时,是背负“三都司神明”而来,因为长乐某地的客家人,历来崇拜明朝在当地掌管地方军政、民政、刑狱的张姓、毛姓、李姓三位都司,奉若神明,供奉拜祭。
因相沿成习,今要离开故园,远去他乡,舍不得就此与祖辈几代人崇信的三都司神明诀别,于是便敬请神明一齐上路,大家一齐商量了护送神明入川的动议。
于是决定由当地杨韶叔一家,将三都司神牌背负随行。他们踏上迁川之途。一路千辛万苦,数月艰难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