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小兵张嘎》有感 [2011-03-24]
暑假里,我后看了《小兵张嘎》这部爱国主义电视剧。它讲述了小嘎子在老钟叔、老罗叔、区队长、奶奶的引导下,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八路军战士的过程。小嘎子那幽默、风趣、聪明、勇敢、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韧劲深深感动……
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2011-03-24]
世界第一文学作家海伦凯勒,从小就是一个残疾人。那个无声无影的世界曾带给她无尽的彷徨和无助。莎莉文老师的到来改变了她的命运。在莎莉文老师的引导下,在亲人的关怀下,在朋友的鼓励下,海伦一步步走向成功。她与……
观《夜袭》有感 [2011-03-24]
今天我们学校组织我们去看抗日战争系类的电影——“夜袭”,这部电影十分好看、十分的感人。这部电影虽然不是很长,仅仅只有88分钟,可是它却比以前我看的抗日战……
《幻城》读后感 [2011-03-24]
郭敬明的《幻城》,在书店看到过很多次,但我却没有翻开它,那时的我听说过郭敬明,他很年轻。我的妈妈告诉我,只有真正品味过人生,真正生活过的人才会写出好作品。我也这么认为。可每次上网都会看到铺天盖地的&l……
观《我的母亲赵一曼》有感 [2011-03-24]
一曼,请容许我这样称呼你,因为除此之外,我实在难以找出比这更恰当的词语来表达我对你深深的敬意。 一曼,我想告诉你,我是真的懂你。懂你的赤诚,懂你的坚忍,懂你的爱的情怀…………
瑞琪!骑士的荣耀! [2011-03-24]
你有勇气,就像那老鹰搏击长空时翱翔的翅膀;你有坚强,就像那石头不被海浪的凶猛而击碎;你有宽容,就像大地包容一切,我们才有广阔多姿的世界。 ——写给瑞琪 战役结束了,欢笑、泪……
做“隐形人”有什么不好? [2011-03-24]
今天,我读了赵静的《我不想当隐形人》这篇小说。主要人物是陈小棉,内容是:相貌平平,成绩一般的陈小棉在班上总是默默无闻。老师给她的评语总是“很温和,很听话,很让老师省心。”可是有……
读《上下五千年》有感 [2011-03-24]
世界的历史文卷中,中华民族必定被其列于首位。只要对历史略知皮毛的人都会知道,中国拥有着长达五千年历史文化,二十余个朝代。他们所代表的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形象、尊严与威严!各朝各代的文化教育,各国各军的……
看《冰河时代》有感 [2011-03-24]
今日,我们在教室里,观看了《冰河时代》,让我感觉到一种集体的互帮互助的味道。 冰河时代说的是:一次群体大迁徙中,一只长毛象蛮弗瑞遇到树懒希德,一起结伴而行。此时,剑齿虎一群正在完成它们的复仇计划。黎……
观《飞虎队》有感 [2011-03-24]
只剩下一颗子弹了,关系着民族气节的一颗子弹,紧紧地握在老胡的手里,是多么沉重,多么无奈啊。在敌人环攻的方圆几十米的小圈子里,老胡驮起已经牺牲的鲁汉,一步一步,艰难的前进着,他每走一步,都有丧生的危险。……
读《溺爱是害》有感 [2011-03-24]
寒假里,我读了一篇作文《溺爱是害》这篇作文出自于一名初三学生之手,文章十分简短,但读完之后我有很多感想。 作者写道:有一对双胞胎,由于家庭不幸,一个跟了父亲,一个跟了母亲,父母的教育方法截然不同,母……
读《彩蝶树》有感 [2011-03-24]
《彩蝶树》散文,作者以饱含赞美之情的笔触,生动形象地描绘洋紫荆的花和叶,并由“朋友树”展开联想,讲述了两个人的故事,歌颂了生死与共,肝胆相照的友谊。描写细腻、寓意深远,给我的启……
读《长征》有感 [2011-03-24]
打开泛着墨香的语文书,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朗读着,心中有感而发。 《长征》这篇课文篇幅很短,但内容很多。这首诗是长征胜利后,我们伟大的领袖毛泽东主席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在行军途中,我们中国工农红军一……
观《隐形的翅膀》有感 [2011-03-24]
“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熟悉的乐声响起,影片也到了结尾。《隐形的翅膀》这部影片另我回味无穷。 主人公是一位……
《只有一个地球》读后感 [2011-03-24]
我带着深沉的心情又一次读完了《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想想人类把地球比喻为母亲,难道我们就不应该保护我们这个可爱而又渺小脆弱的“母亲”吗? 我们这个地球“母亲&r……
读《夏令营中的较量》有感 [2011-03-24]
1992年8月,77名日本孩子来到了内蒙古,与30名中国孩子一起举行了一个草原探险夏令营。 一路上,中国的孩子连连叫苦,他们的背包带子纷纷断落,给他们偷懒制造了很好的理由。中国孩子病了被送回了营地,……
读《王昭君》有感 [2011-03-24]
从小,读过一个个关于王昭君的故事,每一本书都将王昭君远嫁匈奴后,与单于呼韩邪的生活描写的和睦美满。我不知道作者这样断言的依据是什么,但当时天真的我还是极愿相信这样一个娇弱、可爱的绝代美人是应该生活的高……
读《简·爱》有感 [2011-03-24]
放下书本,闭上眼睛,我的脑海里全是简·爱瘦小单薄的身影和她那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 《简·爱》的作者是夏洛蒂·勃朗特,这部作品是19世纪英国最出色的小说之一。……
读《飘》有感 [2011-03-24]
在曾经,有那么一只蝴蝶,在风雨中打湿了翅膀,却依旧振翅飞翔,她叫斯佳丽。 与生俱来的美貌与爱尔兰血统赋予她翅膀,它和玫兰妮,阿希礼,瑞特在战火中一次又一次挣扎,在亚特兰大的旧识中,她最为出色,一双翅……
课本剧观后感 [2011-03-24]
今年的第三届课本剧办得十分成功,这全靠于老师们耐心地指导和演员们的努力。 记得那天我们怀着愉快和期待的心情在礼堂等待着,或许是由于兴奋,礼堂里充满着嘈杂声。当支持人宣布课本剧正式开始时,突然,大家一……
读《拿破仑》有感 [2011-03-24]
古往今来,欧洲大地都有着无数聪明绝顶的能人智士,向往着那把寒光四射的将军指挥刀,向往着那匹百里挑一的骑士千里马,甚至向往着那代表无上权威的皇帝桂冠。但在这之中,只有少之又少的天才能够驰骋于沙场,呼啸于……
《论语》读后感 [2011-03-24]
每一则语录虽然都寥寥数语,但多次运用反问、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频繁使用几个赋有表现力的关键语气词,使表情达意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甚至说话人的神态都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人眼前,是什么文章这么精炼,表达又这……
美妙的旋律——音乐会听后感 [2011-03-24]
周二,老师带我们听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台下的听众全是中学生和高中生,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在这儿我们不仅亲眼见到了我国着名的指挥家,还亲耳聆听了他对演奏曲目的讲解;我们不仅欣赏了高水平的演奏,还学……
读《小学生心灵鸡汤》有感 [2011-03-24]
今天,我看了一本叫《小学生心灵鸡汤》的书,其中,做让我难以忘怀的书中的第一辑——“挫折是人生的必修课”。看完之后,我深有感触,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h……
观《头文字d》有感 [2011-03-24]
听说一部电影叫做《头文字d》,它是周杰伦、陈冠希、余文乐等好多明星都出演的一部电影,我当然一定要去观看一下了。终于放暑假了,学校给每一位同学都发了电影卡。过了几天,我满怀欣喜地来到了川沙影剧院,向看一……
观《妈妈》有感 [2011-03-24]
一部电影,催人泪下。生活就这样考验着每个人,在困境中长大。 ——题记 亚男,一个坚强的小女孩,从小失去双亲,母亲送她给了卖盒饭的奶奶,奶奶有个女儿,就是她的小姨,就这样,艰……
观《千手观音》有感 [2011-03-24]
我不知道该用怎样来描绘这精彩的舞蹈,只知道她们像是活灵活现的观音。是中国文化艺术孕育出来的儿女,她们正为自己的家园添上那辉煌的一笔。我想,如果我是位摄影师,我要录下他们成功的硕果:如果我是演讲者,我要……
《举起手来》观后感 [2011-03-24]
我一直分厂喜欢看抗战题材的影视作品。抗战时怎么回事呢?抗战是中华名着被逼到亡国灭种边缘与比自己强大的多的残暴之敌的一场殊死之战。 最近,我看了一部反映抗日题材的戏剧片,由潘长江和郭达主演的。讲了两名……
读《悲壮的两小时》有感 [2011-03-24]
今天,我们教了《悲壮的两小时》这篇课文,我认为整篇课文在说的主题就是敢为天下先。 宇航员科马洛夫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把国家的宇航事业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在他得知还有两个小时自己的生命将会失去,……
读《城南旧事》有感 [2011-03-24]
《城南旧事》有许多人喜欢。因为它天真、自然。 《城南旧事》主要讲了:英子小时在北京城南的生活。她以英子童稚的双眼,观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这本书在淡淡的忧伤里弥漫着一股浓浓的诗意,令人回味不已。 ……
《丑小鸭》读后感 [2011-03-24]
你们有没有看过安徒生的《丑小鸭》呢?今天,我们就学了这篇课文,它给我的感悟特别大。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故事中的丑小鸭的命运是多么悲惨,悲惨之中又不知道自己将来是一只美丽的白天鹅,处处受到欺负。丑小鸭……
《伤仲永》读后感 [2011-03-24]
生而知者之是不存在的,“天才”也是不存在的。人们的才能虽有差别,但主要来自于勤奋学习。《伤仲永》一文给我的启示是:一个人即使有很高的天赋,但如果不努力学习,也很难取得真正的成就……
观《惊涛骇浪》有感 [2011-03-24]
1998年,已经问世了五年的我,曾经洗耳恭听过妈妈概述那年松花江、黄河和长江河水泛滥的惊情。而今,已是15岁的我再次从《惊涛骇浪》揣摩出洪水的威力。 ”堤崩了!大家快逃呀—&……
读《汤姆索亚历险记》有感 [2011-03-24]
在这一次的寒假,我读了一本美国马克吐温所写的《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令我受益颇深。 这本书最主要写的是一个聪明调皮的儿童的故事,突出表现少年追求新奇、喜好冒险的经历。本书的主人公则是汤姆。汤姆是一……
读《名人传》有感 [2011-03-24]
我闲时常看《名人传》。看得多了,就觉得那些名人也不咋的,有的小时候还不如我呢!还有的更是“孺子不可教”。可是,长大后,差别咋就那么大呢?着名画家达·芬奇小时候,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