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在想:我们活着是为了什么。可是找了这么久,我只得出了一个结论,那便是:任何事情的存在,只是因为我们活着。
小时候,我很开朗,也很活泼,一天到晚总会笑到底。也许是因为心智的不成熟吧,我总是做一些很幼稚的事,到了最后被批一顿是很正常的。我又爱出风头,老是和男生打架,可是每次都是我被打,所以在班里,很少男生欢迎我,而我不在乎,一直坚信:“酒逢知己千杯少,”也一直固执的认为只有和我一样的人,才会是朋友。相反的,班里的女生却很喜欢我,朋友之间打打闹闹也是正常的,可是我唯一的优点便是吵完架3分钟后就马上复合了。
富兰克林曾说过:“也许我们会留在原地,可是时间却不会。”我以为我们会一直在一起,可事实却不是如此。六年的时光就像蚂蚁爬杆,总会有到的那一天。尽管心中有再多的不舍,也无济于事[注: 济:补益,帮助。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比喻不解决问题。]。渐渐地我接受了事实,后来在家里人的安排下,我去了城里的一所重点初中。
也正是这三年的时光,改变了我所有的一切。我从无知走向成熟,从开朗走向惘然。
记得到学校报到的第一天,我穿了一天蓝色背心和白色短裤,配了一双黑色的凉鞋。毕竟我是在镇里长大的,对事物都没有太大的感觉,更别提别人的目光如何了。再加上我又黑,难免会让别人觉得我土。
一张张陌生的脸庞,让我一改往日的开朗,脸上的笑容也一点点淡去,走向讲台的那一刻,我双腿发软,只是说了几句话,就匆匆回到座位上。我坐在位置上,不是为什么心闷得慌,脸上的红晕就像耀眼的光线猛烈的照射下来一样。我问自己到底在怕什么,可是没有答案,因为心只会跳,却不会言语。我一直以为别人会笑我,直到思想慢慢地成熟才明白:我又不是璀璨的明星,谁那么有闲情来关注你。
我和他们的世界隔着一堵墙,男也好,女也罢,我不会走进他们的世界。
闲暇时间,我喜欢在房前的那棵大树下凝视天空,眼神一如往日清澈。可是我却没有发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