蜃景
[标签: ]
蜃景
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
荡摇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阙藏珠宫。
心知所见皆幻影,敢以耳目烦神工。
岁寒水冷天地闭,为我起蛰鞭鱼龙。
重楼翠阜出霜晓,异事惊倒百岁翁。
……
这是苏轼《海市》诗中的部分诗文。“海市蜃楼”是“蜃景”之一。在江海、湖泊、山林、雪原、沙漠或戈壁等地,天空中会突然耸立起亭台楼阁、城郭古堡等物体的幻影,虚无缥缈,变幻莫测,宛如仙境。古人以为这是蛤蜃吐气而成,因此称之为“蜃景”。
自古以来,“蜃景”就为世人所关注。在西方神话中,“蜃景”被描绘成魔鬼的化身,是死亡和不幸的凶兆。我国古代则把“蜃景”看成是仙境,秦始皇、汉武帝曾派人前往蓬莱寻访仙境,还屡次派人去蓬莱寻求灵丹妙药。在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里则把属于“蜃景”之一的“山市”称之为“鬼市”。
这个被称之为“魔鬼的化身”、“仙境”或“鬼市”的“蜃景”真的那么诡秘、神异?它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原来,光线通过温度不同、密度不同或湿度不同的空气层的折射或全反射,把彼地物体的影像“放映”到此地,就形成了这种自然现象。从本质上说,它是一种光学的虚像与幻景。
“蜃景”的发生与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物理条件以及气象特点有着密切的联系。
以发生在沙漠里的“蜃景”为例,它就是太阳光遇到了不同温度、不同密度的空气而出现的折射和反射现象。无风时,沙漠上空的垂直气温差异非常显着。白天沙石受太阳炙烤,沙层表面的气温迅速升高,而空气传热性能差,于是下热上冷,下层热空气密度低,上层冷空气密度高。密度不同的空气层改变了入射光线的速率和方向,使光线发生了折射或反射,经过
作文专题
相关作文
没有相关初中作文
服务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