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的光辉,照醒了长荡湖的清流,我,却一点一点地在梦中回忆。“思想沉浸在斑斓的梦里,打捞着那月亮。”
世纪的召书
第一次来长荡湖,是夜。没错,渔火点亮了湖岸的我,影子躺在石板路上,是小憩,亦或沉睡?
走在灯火辉煌的黛青石板路上,月亮,江火月光相映成趣。
这就是长荡湖的“洮湖夜月”吗?太阳的落下,意味着清月的升起,生生不息,让光亮总能温暖着我们,无论是昼,还是夜。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此吗?中华万古文化的传承,包括这古朴浓郁的湖,也是从世纪的手中传递到了现在。
我,坐在岸边,思忖着真理……
沉默间,一片落叶飘零在我的手心上,上面书写着生命的斑驳与沧桑,归根之际,又不经意间扰动了我的心绪。我将它放回,它依然选择了树根——明年的树会更加茂密吧?
生命的传承,演绎着新的绚丽多彩。新生之诞,必然庆贺,可百年世纪之后,世纪的召书会告诉你:“黑夜与黎明,那是瞬间的跨越。”这是宿命,无人能改变。
而你不同!长荡湖啊,世纪在你的舶船上镌刻下了流年的痕迹,日月交替,斗转星移。你那源远流长的历程,谁能画出起点和终点?
自然的对话
月亮升起,银光在石间如流水般浮动,倒映着湖上归航的渔船。萧萧苇叶,是谁在与自然对话?
我拜访了当地一位干了二十多年老本行儿的渔夫。他粗拙的语言,谦逊的本性和那一双见证岁月的手,是在与自然对话吗?这儿朴实的渔夫,于自然接触久了,自是一身清新朴质。他送我两条鱼,说:“受了那么多年老天爷的恩惠啊!”
于是,我刹那间觉得那颗虔诚肃穆的心,正在朝觐拜谒这自然。
《金坛悬志》尝云:“长荡湖,一斛水中半斛鱼。”我们在享用食物之时,必定能听到自然与你的对话。
置身于此,俨如那隐居之士,不受城市喧嚣的打扰,不争名于朝,争利于市,不汲汲于名利,甘做闲云野鹤。正如那句话:&l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