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帝,他眼里有你——
《他眼里有你》
志摩在他的《猛虎集·字序》中说他的心境是“一个曾经有单纯信仰的流入怀疑的颓废”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们想着这三个条件能够合成在一个人生里。他的一生历史只是他最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历史。
他的离婚和他的第二次结婚是社会上严厉批评的俩件事。现在徐志摩的棺已盖了,而社会舆论还没有结束。但我知道这俩件事情,这俩件事可以代表徐志摩对单纯信仰的追求。这俩件事在别人看来,是乎不曾实现徐志摩的理想生活。但到了今天,我们还忍心用成败来评价他吗?
我忍不住我的历史癖,今天我要用一些神圣的材料来说明徐志摩决心离婚时的心理状况。明国十一年三月,他正式向他的夫人提出离婚,他告诉她,他们不应该继续那没有自由,没有爱的婚姻生活了,他提议“自由之尝还自由”他认定为“彼此从见生命之曙光,不世之荣业”……真生命必自奋斗求的来,真幸福亦必自奋斗求的来,真恋爱亦必自奋斗求的来!……
他觉得没有爱的家庭能摧毁人格,所以他下决心,要以自由还自由。从自由求的他的真生命,真幸福,真恋爱。
后来他回国,婚事里了。而家庭和社会都不能原谅他。奇怪的是,他与离了婚的夫人通信更密切,感情更好。社会上的人更不明白了。徐志摩是梁任公先生最爱户的学生,梁任公曾写一封很长的信去劝他。信里,提到俩点:其一,玩不容以他人之痛苦,易自己之快乐。弟之此举,其于弟将来之快乐能的与否……其二,恋爱神圣为今之少年所乐道……滋事盖可遇而不可求……况多情之人,其幻想起落,而得满足得宁贴也极难……呜呼志摩,可无惧也!可无惧也!
任公一眼看透了徐志摩行为是追求一种梦想神圣境界,他料到他必要失败,又怕他少年受不起磨难,就会死,就会堕落。所以他以老师的资格警告他“天下岂有圆满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