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我还不知,那穿着蓝印花衣的女孩儿,竟为我的生命带来新的风景。——题记
那檀烟般的浓雾,珠帘般的酥雨,那如绸般的流水,传说般的雨巷,和那年,一模一样,记忆中那穿着蓝印花衣的女孩儿,也和那年一样,一模一样。
那时的我,认为旅游仅是为照相而来的,因为很多东西过去了,便很难再拥有,甚至连拥有与否都怀疑,而照片是唯一证明自己曾经拥有的证据,和有点儿自欺欺人的自我安慰——自己竟把良景带回家了。但往往回家后,便对这些“良景”不置理会了。
是她,那个蓝色的倩影教会我欣赏周边的世界,放下笨重的相机,用眼,用心用全新的态度去面对旖旎的风光景致——无论是小桥流水,抑或是古木房梁……
那年,一个背包,一个相机,独自一人,我来到江南水乡——南浔。
泛舟于潺潺流水,看那腾起的青烟弥漫在船头,看那久未阑珊的帘雨洒如碎银。如此良景,我忙从背包里拿出相机,把眼前的一切记录下来,方怕错失什么。
虽觉得毫无乐趣,但我还是如饥似渴地照下一张又一张相片,直至看到一只白哲的手缓缓地向镜头移来,最后,竟完全掩盖住了我的视线,我带着不解和不满放下相机,眼前的,是一个举着油纸伞的女孩儿,她身穿窈窕的蓝印花布衣裳,上身是短短的小袄,衣襟上别着一枝梅花,下身是宽大的裤脚,露出截小腿,在脚腕处套着一银环儿。女孩儿的肤色近乎透明,五官颇为精致,头发扎成精干的两条小辫,那疏散的刘海好像有点儿娇慵,恹恹的,一副不识人间烟火的样子。
打量了女孩许久后,她好像有点儿不自然了,用手掩嘴轻咳一声,我方回过神来,于是问:“姑娘,为何要用手遮住我的镜头呢?”
女孩儿闪着深黑的眸子,微笑着,那涟漪般的酒窝十分可人,她十分和善地说道:“姐姐,在如此的江南美景下,您一味儿地拿着相机,赏景倒是可以,但便听不见,闻不了,触不着了呀?很是可惜呢!”
对于女孩儿的劝告,我并没有诚心接纳,反而有点儿不服气,于是我回话道:“姑娘,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