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坐落在一个四面环山的“盆地”。虽然在高原,但也有凹陷的地方。这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由于村民从事农副业生产,所以这里是个未被开发的人间净土。但就是在这片净土上孕育了许多文盲,村里人百分之七八十都是小学或初中毕业,更有甚者是对汉字都很陌生,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更是微乎其微。
大山不仅是我的高中同学而且是我的邻居,我们俩从小感情就很好。我上高中时很贪玩,所以念到一半就辍学了。而大山一直是学校顶尖的好学生,但由于家境贫寒,最终被迫放弃高考。退学后,大学开始赚钱,收破烂、卖水果、放羊各种能赚钱的活他都干过。不久,他娶了妻室。为了糊口,他的妻子为此跟着他受了不少罪。也因为这样,这小两口经常吵架。
随着岁月的车轮滚滚向前,一年后又喜得一子。由于大山没能考上梦寐以求的大学,所以他把上大学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这个新诞生的儿子身上,并为他取名刘大学。这里面寄托着大山的梦想。
由于邻居加朋友,我常常跑去大山家里逗大学玩。大学虎头虎脑的,眼珠子溜溜的转。我一瞧就知道这孩子特别灵。大学是在我的视线中逐渐成长的。他那惊人的表现更是令我目瞪口呆。他四岁背诵唐诗宋词,五岁学习乘法口诀。而且样样精通。这些令不少人难以置信,还有人说大学是转世神童。拍马屁的人络绎不绝。
大山自然知道自己的孩子具有不同与常人的头脑,心里很是开心,因为他的大学梦终于有望实现了。他认定自己的儿子就是个读书的料。在大学八岁的时候,大山就不惜花费重金送大学去城里一所最好的小学读书了。这在我们这个文盲村可是史无前例的。一些保守的老人们便时不时的嘀咕:“这家子可真狠呀,孩子这么小就让到外面受罪了,可怜的孩子怎么投了这么户人家呀……”
作为朋友我自然明白他们的良苦用心。对于大山的做法但多少还是有些不赞同的。日子像书页一样翻翻就过去了,不知不觉中。大学去城里也有一段时间了。就要期末考试了,大山对大学说:“儿子呀,给爸拿个第一名回来。”大学没有回答。在这次考试中,大学不负众望,取得了第一名,还弄了个大奖状回家来。赢得了乡亲们的称赞,大山与他的妻子脸上也笑容满面。可大学却闷闷不乐,我百思不得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