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这就是李白,他的文才旷古绝伦,不知令多少文人墨士为之折服,继而自惭形秽,封墨不书。相比于杜甫,我更喜爱李白,喜欢他的绝妙文采、喜欢他的清新飘逸、喜欢他的洒脱不羁、喜欢他的痛饮狂歌。杜甫太沉重,太深邃,亦或是我太轻浮、太浅薄,所以我不喜欢杜甫,我只偏爱李白。
个人觉得,评价李白以一人之文采而压全唐是不为过的。
我不清楚有多少人会去关注诗仙的背后,那些结成伤疤的孤独,想必像这样高深的人都是孤独的罢。孤独不同于寂寞,寂寞相比于孤独是肤浅的,而孤独,则是更深刻的命题。李白是天才,天之骄子,所以他必须是孤独的,那些流芳百世的诗作大概都是在孤独中孕育的。也正如诗里所写的:失踪,是天才唯一的下场。果然,你失了踪。
独自一人,孤独的失踪了,连太太也寻不到他。
正如余光中先生在《寻李白》的篇末写道:
身后事,究竟你遁向何处
猿啼不住,杜二也苦劝你不住
一回头囚窗下竟已白头
七仙,五友,都救不了你了
匡山给雾锁了,无路可入
仍炉火未纯青,就半粒丹砂
怎追蹑葛洪袖里的流霞?
我在城市一角,城市的上空弥漫着浮躁,我执笔静坐,遥想李白。
你到哪里去了,我想破头也想不出。犹记得,一转念身后事还未了却牵挂,一回头囚窗下你已三千白发。
也罢,你终究是诗仙,已飘然而去。就让我用思绪,为你送别。
循着泛黄书卷弥漫的历史云烟一路追溯,那些在宣纸上缠绵千年的华美词句,墨香犹在。抒情的诗句也只有在夜晚才显得分外动人,那些抒情的句子在纸上缓缓铺展,那些动人的情感在笔尖层层释放,那些文字大都幻化成一滴一滴的泪水,那泪水又化开一个一个孤独的伤疤,那伤疤又在诉说着千年之前,一个令人神伤的故事。
一叶扁舟,随波逐流,看过唐朝的长空皓月,便是宋朝的漫天繁星。
我并不熟悉宋王朝的模样,宋朝也勾不起我的兴致,令我痴迷的,是宋词。
千年的岁月在历史的长河里泛着阵阵的涟漪,在那轮不知载满多少前朝忧伤的明月下,波光粼粼。还有黄州城外的江畔,明月辉映,一览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