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若能持平,清静如水,装在圆的或方的容器里,甚至溪河大海中,又有什么损伤呢?谁可以包容一切,也可以被一切包容。因为水性永远不二。
佛,也可以理解为修行圆满的人,何为圆满?有人会说心境的变化。理解为:体会了静静品一壶乌龙茶比起在喧闹的晚宴更能清洗心灵,如林清玄的清欢,他之所以好也正是对生活无求,不讲物质只讲心灵。也就是:“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子怡悦,不堪持赠君,自是第一流人物。”中的第一流人物也。这固然不错,但我所理解的佛中人,是在生活中得到感悟的,是在任何时候都能为自己所做错事忏悔的。我,也不止一次忏悔过,但真正的受洗却不曾经历过。我为曾经斗争的浸泡,也没有多大的磨难给我洗濯。仅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理解一场爱的洗礼,那样的爱如莲,清净,纯洁……
剃度,为吾心温柔
白素贞,一条千年蛇精,在断桥等待,等待千年前的那个小童。当他们再一次又一次的磨难,与一名叫法海和尚斗争了一次次后,好不容易能够携手共老,结此一生。法海又再次出现,用他,一个捉妖老道的名义拆散。白素贞入雷峰塔,许汉文剃度进佛门。对此我极为不赞,试问一个心系夫君的妖,如何为妖;一个温柔似水的女子如何害人,佛门,佛门究竟何为佛门。不是断尽七情,斩尽六欲。不是用一个假名义完成他的意愿。而是有着自己的见解,不是一心为佛,而是一心为人,不是说佛无情无感,若无情感,如何普渡众生。许仙的剃度让我看到了他自身的义:剃度,也为洗礼,经历斗争与磨难,加以锻炼,身的艰苦。我也有自己的见解:他,理去了人生的烦恼,沉沦在佛礼,许是在佛陀面前忏悔,许是在为他心系一生的女子承诺下一世……伤心的时候,静下心,理一理,剪一剪,离愁便自然而去。
垂泪,为汝的伤心渡口
我品不出乌龙的芳醇,体会不了碧螺春的那种淡泊悠然的气息。品茶,听人说是人生心情的变化,喝到苦处,才逐渐清凉。咋咋自己的嘴,残留在舌尖的余香,让人回味。我,尝过一味糖,它也似有